close
即將面臨大選的台灣頗不平靜,就連我家的電視也是一樣,日復一日的政論節目。每日在生活中上演的謾罵,久了不只麻痺,還很厭煩。這天我在電視旁的電腦整理這堆資料,就因為這些聲調讓我很不舒服。偶爾轉到別台娛樂談話節目緩和,過沒多久又被轉回來。這跟誰的政治立場都沒有關係,我只是討厭每天聽到那些罵來罵去的聲音。
芬蘭這個國家和台灣有許多類似的情況,但是他們的後續發展和台灣卻大大的不同。作者自序裡寫到「這是二十一世紀的一個台灣人寫回憶錄的新型式;用另外一個國家來寫自己一生最關心的事。因為,回憶錄真要對讀者有益,就當少談自己。同時,個體的生命值得寫成回憶錄的,其實遠不如實際想像的那麼多。」我喜歡他用這種方式來談論政事,至少沒有批評、吵鬧和謾罵。

●愛爾蘭裔的美國作家法蘭克‧麥考特(Frank McCourt)的《安琪拉的灰燼》(Angela`s Ashes)讓他讀罷後,多年不能忘其情境。挪威作家喬斯坦賈德(Jostein Garrder)是他最喜歡的作家之一,他幾乎看遍他的作品,她最喜歡《瑪雅》、《紙牌的秘密》(The Solitaire Mystery)。捷克作家米蘭昆德拉(Milan Kundera)在她心目中也具有和賈德相同的地位。他的《笑忘書》、《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》等等,都陪他度過許多夜晚。
看過英國作家薩爾曼魯西迪(Salman Rushdie)的《午夜之子》(Midnight`s Children)後,她告訴我,難怪回教組織要因他的《魔鬼詩篇》發出格殺令。法國華裔作家高行健的《一個人的聖經》,他也特別喜歡。哥倫比亞作家馬奎斯的《百年孤寂》,也在他的芳心中,佔有舉足輕重的一席之地。
>>摘記這段話沒有什麼用意,只是喜歡看別人喜歡什麼書,而我也有很多的書籍是經過別人稱讚而去看的

●聰明的人只會看到自己,傻的人才會看到別人。看不到別人的人,沒辦法寫小說。
>>這句話很斷章取義,沒有看到前後文的人,很難了解其中的幽默與邏輯。Catherine喜歡看的台灣作家不多,相同的批評是:「沒深度,沒想像力,又根本不會說故事」而聰明的人具有以上特點,很妙的觀點吧! 而作者聽了Catherine的觀點,回家研究書櫃裡一兩百本的作者照片。

●「你是芬蘭人,還是瑞典人?Vas瑞典人士不是比較多?」我問一個二十出頭的芬蘭年輕人。他馬上用標準又親切的英文回答我:「我應該這樣說比較恰當:我們都是芬蘭人,Vassa說瑞典語的有百分之三十,說芬蘭語的有百分之七十。我是說瑞典語的。」

●台灣人應當建立一個新的國防觀念。美國人想賣武器,歡迎來找台灣。台灣人千萬不要去求美國人。那才是台灣真正要站起來的根本之道。
美國人賣武器給台灣,台灣人竟然要跪地叩頭感恩。這是什麼生意?

●台灣和香港一樣,被殖民統治。雖然是次等國民,但接受的文明洗禮,中國人數千年來都不曾真正享有。幸或不幸,各有觀點。但改變不了香港和台灣因而領先中國文明水平的事實。一九九七年香港回歸中國。港人竟然掀起被「再殖民」的恐慌。這就是人性最真實的反映。

●除非想跟她共浴,否則,Catherine洗澡時,最好不要打擾她。她不只每個毛孔都要洗得乾乾淨淨,她也在洗一整天的心情。洗澡是她每天必備的莊嚴儀式,告別白天,迎接美麗、溫暖又單純的夜晚。
>>這是提醒我自己的,我常常為了趕著看連續劇胡亂洗一通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lilian10 的頭像
    lilian10

    粒粒安 好自在

    lilian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